新闻资讯  
 
富昶动态
富昶新闻
富昶观点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中国需清理增长模式副作用
2014-02-19 14:34:16 来源:FT中文网

 

    去年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吸引了所有中国观察家们的关注。经过与其他党内领导人为时一年的商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总理李克强在本次大会上公布了下一步的改革方案。也许至今为止最为著名的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邓小平带领的领导班子在那次会议上作出了里程碑般的重大决策:带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这些改革为中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最近,推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显然出现问题。这主要归结于决定一国经济表现与增长率的三大主要因素:劳动力规模与组成、资本禀赋,以及技术发展。

 

    19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拉开了序幕。那时的中国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数不清的小村镇中,勉强能维持温饱。想要从如此低的经济起点开始改革并取得巨大的成效相对较为容易,当时采取的方式是鼓励剩余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让他们参与低技能要求的工作,来制造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以开放其巨大的市场来交换西方的资本与技术。随之而注入的资本被大量投入新基础建设等方面,同时也用来累积大量的外汇储备,以抵御2008年经济危机那样的猝不及防的经济冲击。

 

    但今天这些战略早已过时。首先,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5年后开始下降,这部分归因于争议颇多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剩余流动劳动力供应量正在迅速缩减,这导致工资的上涨并使有些生产活动不得不转向成本更低的国家,例如越南。另外,随着中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缩小,其单纯的追赶性增长的潜力也在逐渐消失。中国必须走上真正的创新之路。

 

    因此,为了维持以往的两位数经济增长率,中国将必须显著提升其资本投资率,虽然基于中国现有的高负债、产能过剩以及资本效率整体较低的现状,此举将带来较高的风险。此外,所有的输出都必须找到对应的需求,但如今的潮流已转向对中国不利的方向。这已经对诸多行业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导致即使欧洲等主要出口市场并未面对严重的经济问题,中国的出口增长率还是会下降。并且,即使个人消费事实上正有悖于传统观点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也不足以弥补其他主要增长动力的萎缩。

 

    所以,中国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呢?难道真如预言家所言,中国的经济泡沫即将破灭吗?我不这么认为,但中国国家领导人显然亟需对未来3-5年做出果断的行动决策,否则中国的经济将长期停滞不前。

 

    首先,慢下来。进一步刺激投资主导的增长只会加剧中国的财务、环境、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问题。现在的关键是舒减慢下来可能会带来的影响(例如产能过剩以及失业率增加),同时调整国民对GDP增长的期望。

 

    其次,全面清理。虽然中国的增长模式大获成功,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副作用,包括地方性腐败、不平等加剧、社会安全问题以及严重的污染与环境退化,这些副作用必须马上得到处理。

 

    第三,实施结构性改革。中国政府必须从直接干预转向辅助中国正在进行的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经的步骤包括调整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与预算,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促进竞争;长期来看,还包括银行系统商业化、利率市场化以及资本性账户开放化。

 

    第四,拉动内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尚属健康,但潜在可支配收入必须被进一步解放,例如,改善包括养老金、健康保险与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服务,实施户籍注册与产权转型,以及进一步发展服务业,这将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并能够提升中国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第五,升级产业基础。中国必须提升在高附加值产业中的竞争力,这可以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政策举措(例如自主创新与教育)以及自下而上的、企业层面的举措(例如发展品牌管理等成熟的组织能力)来实现。

幸运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权力平衡点正向着支持经济改革转型的阵营偏转,这都归功于以习近平和李克强为中心的新领导班子较之其前任拥有更强的实施复杂改革的能力。然而,改革能走多远仍然未知,尤其是在进一步基础改革方面,例如国有企业的监管。举例来说,李克强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开幕式上的缺席以及贸易区具体发展目标的不明确,都体现出改革结果的不明了。

 

    改革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中国的新一届领导人是否具有所需的政治魄力与敏锐度,以重现在改革开放后数十年中邓小平所带领的变革型领导与朱镕基所具备的经济远见。然而此次,成功的转型结果不仅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对世界其他国家同样具有重大影响,因为其决定了21世纪后半段的世界经济与地缘政治形态。让大家一起期待习近平主席与李克强总理已经开始采取的新改革措施。

OEM:201107272203261305